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开通城轨的城市:58 个
运营线路:361 条
运营总里程:12160.77 公里
当年运营里程净增长:936.23公里
已投运制式:10 种
总客运量:322.57 亿人次
客运进站量:193.61 亿人次
在建线路总长:5833.04 公里
完成建设投资:4749.41 亿元
近5年来,投运线路规模从7973.41公里增长到12160.77公里,增幅52.51%。
2020-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2024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制式结构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3个城市开通全自动运行城轨交通线路54条,已形成了1484.43公里的全自动运行线路规模,同比增长41.13%。2024年开通全自动运行线路421.94公里。其中,西安开通最多达3条线,运营里程100.46公里。
在全国总运营线网规模中,4个主要城市群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占比近三分之二。城轨交通正在由服务城市向服务城市群、都市圈转变,区域协同发展效应显现。
2024年主要城市群城轨交通开通运营线路规模对比
客运总量突破320亿人次,同比增长9.47%。
·全国城市日均客运总量达到8813.45万人次,同比增长8.06%。
·城轨交通完成客运周转量2644.73亿人次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7.92%。
2024年各城市城轨交通客运量、进站量、客运周转量情况
·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和平均运营服务时长
全国城轨交通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平均为276秒,进入120秒及以内的线路共有16条。
城轨交通平均运营服务时长17.05小时/日,城市平均运营服务时长以北京18.73小时/日为最长。
·车辆配属和计划兑现率
全国城轨交通累计配属车辆12314列,比上年增加892列,增长7.81%。
47个城市的计划兑现率均达到或超过100%。
2020-2024年全国城轨交通配属列车数
·全国城轨交通平均客运强度为0.61万人次/公里·日,客运强度同比增加0.06万人次/公里·日,增幅10.25%。
·大运能系统(地铁)平均客运强度0.76万人次/公里·日。
2020-2024年全国城轨交通平均客运强度
·全国城轨交通总电能耗27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3%。其中,牵引能耗1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6%。
·每车公里总电能耗3.54千瓦时,同比下降0.42%。
·每人次公里总电能耗0.102千瓦时,同比下降1.34%。
2023-2024年各城市城轨交通每人次公里牵引能
·2024年,CO2排放总量同比增长6.83%,车公里CO2排放量同比下降0.42%,人公里CO2排放量同比下降1.34%。
基于近10年的年度在建规模和完成投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城轨交通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从2015年起稳步上升,2020年达到最大值后趋稳回落。
近10年在建线路规模及年度完成建设投资情况
·已开通运营市域快轨线路33条,运营里程达1597.25公里,占大陆地区运营里程的13.13%。
·在建线路长度1536.39公里,占当年在建线路总长度的26.34%。
·市域快轨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中原地区等城市群都市圈,促进交通融合发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发布后,引起业内强烈反响。无锡地铁、中车唐山等单位随后发布了各自的融合发展指南。
建议:一是宣传融合发展理念,推广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二是推动和指导企业制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鼓励和促进因地制宜开展多元融合的探索和建设。三是不断推动“无锡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将取得的融合城轨实践成果向全行业推广和共享。四是适时启动融合城轨示范工程申报工作,发布融合城轨典型案例集以点带面将融合城轨建设引向深入。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历经60年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系统,技术与管理水平步入世界前列,成就显著;当前,行业正处于从“高速建设期”经历“建设与运营并重期”转向“以运营为主期”的关键转型阶段,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行业面临债务累积严峻、运营成本攀升等挑战。
为破解财务困局,建议重点推进七项任务:一是规划引导,适配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二是建标适宜,多式协同经济适用;三是融资选优,缓解债务本息支出;四是引聚客流,票务收入稳中有升;五是节支降本,运营支出合理管控;六是多元创收,经营收入广开财路;七是政策探索,获取资金保障支持。
截至2024年底,10个城市38条运营15年以上线路面临设备更新需求,运营20年(含)以上的线路约646公里。2024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到期(限)更新改造”“功能提升改造”“延伸扩建改造”三类改造,旨在加强与相关交通系统和城市空间的协同融合,促进线网功能整体提升,达到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运营效能、服务品质、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既有线改造需破解资金压力(年均超百亿)、技术适配及施工影响等难题,通过精准规划、自主化技术、线下调试及差异化策略推进高质量实施。
ESG是聚焦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一种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2024年国资委发布《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助推国企深化履责实践,赋能中国特色ESG体系建设,强调国企需紧扣国家战略(如科技创新、区域协调),突出能源保护、基础设施等功能价值。
城轨交通企业因绿色出行、低碳技术等特性与 ESG 高度契合,面临重要机遇,但也存在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本土化探索不足等挑战。建议搭建多方协作平台,制定行业 ESG 标准,整合供应链评价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定期发布发展报告,推动全行业可持续转型,同时把握国际市场准入机遇。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