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大通道”加快贯通。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大网络”基本形成。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大枢纽”加快建设。由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和枢纽港站“三位一体”构成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支持37个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缩短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
出行选择更多元。作为跨区域出行,自驾成为人们的主流方式。平均每天约有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全国有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作为城市内通勤,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有力保障群众出行。现在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这三个“1亿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和韧性活力的生动体现。
出行服务更加便捷。大力推进智慧出行,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实现。全国80多个枢纽城市、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到了81%,北京西站等一批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的安检互认。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半数以上开通公交。
出行体验更美好。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000多条,满足旅游、通勤、商务出行等个性化需求。完成1.3万个公交站台的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车站可无障碍进出站、上下车。在高速公路节假日的交通服务保障方面,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实行“一区一策”来强化服务,累计建成了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8.4%,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高速公路日均通行的新能源车占比已提高至20%左右。针对易拥堵的路段,节假日实行“一段一策”的疏堵保畅措施,高峰时保障单日7000万次以上的车辆通行,相当于日常通行量的2倍。
聚焦新技术应用、新装备研发、新业态发展,开展系列创新场景应用和核心技术攻坚。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间、相关行业间深度融合,着力拓展交通运输产业链。
刘部长表示,经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现在已经有100多项的试点完成了验收,很多创新成果已经转化为发展的实效。一批先进经验复制推广,如山东综合交通运输改革、浙江综合交通产业创新、江苏跨境多式联运、贵州“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等典型案例,已成为各地互学互鉴的样板。一批创新团队、领军人物脱颖而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全力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