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当今时代,AI浪潮扑面而来,千行百业席卷其中,纷纷寻找变革机遇、提升管理效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全球第一,规模庞大、场景众多,应用推广AI技术有着天然的基础和优势。在运营安全性、设备可靠性和维保经济性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积极探索和利用AI技术赋能,提高设备设施维保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当前,AI等新型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推动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发展,也给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带来技术迭代、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成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AI+城轨”全场景深度融合、AI赋能“智慧城轨”正式迈入2.0时代。
车站机电设备包括站台门、电扶梯和自动售检票等众多专业,直接关系到乘客出行安全和服务体验,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同时,车站机电设备维保普遍存在“六多一高”现象(专业散而多、设备数量多、故障总量多、委外单位多、维保人员多、乘客投诉多、总体成本高),长期以来已成为行业共同的痛点和难点。
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车站机电多专业综合&智能维保(iPHMart-S)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自主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小而精、轻量化、部署快捷等特点和优势。与传统的单专业维保模式相比,设备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成本下降30%以上。
1)一个数字底座。包括设备数字台账和规程结构化、数字化台账。按设备专业系统重要度分为A、B、C三个等级,制订不同等级的台账颗粒度标准和维修策略,包括状态修、计划修和故障修。针对不同规程,按不同维护频次将各专业进行结构化和数字化,并和设备数字台账形成一一映射关系。
2)两个功能模块。包括计划管理模块和故障管理模块。计划管理模块指按计划实施的巡检维护作业,以计划工单形式,由巡检维护班组实施,并由车站运营部门确认形成闭环;故障管理模块指从不同来源的故障报修,以故障工单形式,由维修抢修班组负责实施,形成故障闭环。
3)一套设备履历。基于计划工单和故障工单的实施,实现全过程管理闭环,形成完整的设备电子履历。随着时间推移和数据积累,既可有效避免纸质工单分散保存、易遗失、难追溯等共性难题,又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设备运维数据资产基础,为多种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4)标准化组织架构。采用扁平化组织架构(1+3)和检修分离模式,设置1个中心(MCC——数字化运维协调中心)+3个班组(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班组、维修抢修班组、巡检维护班组)。人员采用标准化配置:巡检维护班组按规程工时配置,维修抢修班组按车站数配置,技术支持班组按专业数配置,MCC中心按轮值班次配置。从而实现人员配置定额化、工时管理人性化、成本控制透明化、维保作业高效化。
5)一套AI分析体系。基于iPHMart-S系统的技术支撑,在自动建立设备故障履历的同时,每天将产生大量标准格式的设备状态、故障和人员工时数据,为AI实时分析提供基础条件。通过技术支持班组的数据统计和专业分析,便可轻易获得:哪些车站、哪些系统、哪些时段、哪些备件、哪些人员发生了哪些情况,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支撑,从而可实现人员精准化配置和培训、设备精细化管理和提升、成本透明化管控和压降、模式标准化推广和应用。
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2000 km,车站数超6650座。按平均每站每年维保费用100万元测算,年市场规模达66.5亿元。按综合成本节约30%估算,合计可节约20亿元/年。
一升一降,“小系统”破解行业大难题。AI赋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已经从概念探索进入实际落地阶段。上海电气将依托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产业基础和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为广大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高效率、低成本的“AI+城轨”整体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