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从现状和时间预期进度来推算,现有申报地铁新线路的城市,如果在今年年底集中展示,那么意味着明年将成为地铁新线路正式全面集中开工建设的重要之年——因为包含了近20个城市,等到结果正式确定和公示后,新一轮新版地铁建设将全面开启,2026年或将成为轨道交通集中建设的重要之年!
随着国家发改委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审批进一步收紧,各地轨道交通报批进展成为关注焦点。全国已有44座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获得过批复,而这些城市也正是新一轮竞争中的主力军。 纵观全国,45座城市(44座已获批城市加上金华)的轨交报批情况呈现出三级分化格局:17座城市已进行第一轮建设规划环评公示,正处于报批冲刺阶段;21座城市蓄势待发,正处于规划研究或酝酿阶段;另外7座城市则因各种原因陷入“冻结状态”,新一轮建设规划遥遥无期。 17城摩拳擦掌,规划环评公示只是第一关 南京、苏州、厦门等17座城市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完成了新一轮建设规划的环评公示,这些城市的申报材料已经或即将报送至国家发改委。 南京,于2024年4月将三期建设规划提交至江苏省发改委,并随后上报国家发改委。 据网传信息,南京地铁三期规划涉及10个项目,总规模约120公里,设站67座: 去年至今,规划内容根据资金、技术可行性及区域发展需求进行了优化。例如,2025年6月4日,南京地铁和江北新区枢纽办公开表示,地铁3号线西延(即3号线四期)并未包含在本轮上报的建设规划中,而4号线三期则确定入选三期规划。 9月3日,南京地铁官方网站发布了《规划4号线三期工程前期方案研究及配套专题报告项目D.004.3-XY01标招标公告》。 有消息称规划里程可能被削减至75公里,而以下线路有可能保留:2-9接驳线、9号线二期、16号线、8号线一期+S3东延部分、2号线延伸线。 苏州,这个中国最牛地级市的竞争姿态尤为积极。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5-2030年)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规划包含9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和苏锡轨道快线,总规模约130公里。 其中,14号线苏州北站区域同步实施项目已开工建设!也就是预留工程开工建设。 从曝光的施工现场来看,工程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标志着14号线真的从 “规划图纸” 走进了现实,离正式通车又近了一步。 寒山闻钟上,官方回复:目前苏州地铁14号线一期处于规划研究阶段,相关方案须经国家发改部门批复后,进一步开展深化研究工作。据之前消息该线路曝光站点,涉及观塘路站、吴韵路站、苏州北站区间站、数字金融城站、兴太路站、唯澄路站。 东莞,2024年8月,东莞市发改局发布关于《〈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专题报告》评估前的公示。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在已批复的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和3号线一期项目基础上,拟增加六个项目。新增项目线路总长29.2公里,其中东莞段28.3公里。 厦门,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正处于国家审批关键阶段,包含5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和9号线二期4个项目,总规模约88公里。厦门地铁9号线二期已经完成勘察施工工作,只待批复即可开工。 西安、合肥、昆明、南昌、石家庄等城市也纷纷加入报批冲刺行列。西安地铁四期规划包含3号线二期、7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和21号线一期5个项目,总长131.8公里;合肥第四轮建设规划拟报批115.6公里,包含2号线西延、7、8号线二期,9号线和12号线。 21城酝酿发力,规划研究进行时 上海、深圳、重庆等21座城市正处于规划研究或酝酿阶段,这些城市虽然尚未正式上报,但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5-2035年)已于2025年7月获得市政府批复,为轨交四期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件。 深圳,在2025年3月已启动轨道五期调整前期研究工作,9月又发布了推动19号线二期纳入五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的研究招标,显示出积极姿态。 综合分析,19号线东延至沙田北段、18号线(宝安-盐田快线)、25号线二期(布吉-罗湖)、29号线二期、9号线西延段、20号线三期、26号线等多条线路,正在争取纳入深圳轨道五期修编规划中。 重庆,第五期轨道交通规划正处于前期研究和可研编制阶段,部分线路已进入环境影响评估等专项工作。 郑州,2025年7月,《郑州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5年)》公示征求公众意见。本规划与之前发布的轨交规划蓝图相比,进一步明确了四期推动的内容,包括: 1. 加强主城区与航空港区、外围组团之间快速联系(10号线二期、11号线、12号线二期东段); 2. 推进主城区轨道交通加密(1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4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南段、15号线、18号线); 3. 加快航空港区轨道交通成网(9号线(城郊线)三期、22号线)。 郑州正在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工作。规划建设10号线二期、11号线、12号线二期东段,加强主城区与航空港区、外围组团之间快速联系。规划建设1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4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南段、15号线、18号线,推进主城区轨道交通加密。适时建设9号线(城郊线)三期、22号线,加快航空港区轨道交通成网。根据客流条件适时推动低运量轨道交通建设,完善中牟新区、高新区、南龙湖、登封等城镇组团公共交通服务。 佛山,2024年10月,佛山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开征询意见,为下一轮轨道建设铺路。其中规划远期轨道线网共16条(总规模484km)、远景轨道线网共22条(总规模786km)。其中佛山线路10条,广州线路6条。线路总规模达到484km,其中佛山线路长412.6km,广州线路长71.4km。 佛山正在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报新一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即“第三期建设规划”)。这包含了未来5-10年最有可能动工的新线路,具体包括:6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3号线一期。 哈尔滨,2025年7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和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调整的批复(哈政发〔2025〕17号)》。 根据《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的规划方案,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11条线,由市域快线、城区快线、城区干线组成多层次轨道网络。全长442.6公里。其中城区干线7条,长度261.2公里;城区快线2条(站站停和大站快车组合运营模式),长度105.7公里;市域快线2条,长度75.7公里。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为0.63km/km²。 哈尔滨方面也在积极冲刺,但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仍未重新受理第二期建设规划。沈阳、兰州等城市也在积极推进新一轮规划。 7城梦碎轨交梦,审批门槛成拦路虎 长春、洛阳、贵阳、包头等7座城市因各种原因,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遥遥无期,有的甚至已经被明确“不具备上报条件”。 长春市的处境尤为典型。2025年6月,吉林省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直接回复市民询问称:“长春市暂时不具备上报条件。”这一表态几乎宣告了长春轨道交通四期规划在短期内无望。 洛阳市发改委在2025年5月的回复中也坦言:“受客流强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约束,目前我市尚不满足申报建设地铁二期的条件。”国家政策门槛成为这些城市轨交梦的“拦路虎”。 贵阳市的困境则更为复杂。2023年7月发布的《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还曾提出“推动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研究报批”,但到2025年6月,贵阳市政府却在人大代表建议答复中表示:“由于目前我省轨道交通项目属于严控新建类项目,暂无实施可行性。” 包头的轨交梦已经基本破灭。2024年4月,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公开回应网友提问时明确表示:“我市的人口数量暂不符合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政策规定,尚不具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条件。” 南通、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城市虽然早年曾启动过规划研究,但长期以来没有明确信息传出,预计新一期建设规划批复希望渺茫。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