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联系方式

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行业新闻

国内首条穿越泉域岩溶区地铁试运行

发布时间:2025-09-02 08:34:05  文章来源:ARTS轨道交通展

8月31日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启动空载试运行

标志着该线路转入

运营筹备关键阶段

预计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0913_936.jpg


列车在隧道内行驶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西起小高庄站(以下站名均为工程名)东至彭家庄站,全长40.3公里,设站33座,全部为地下线,自西向东贯穿槐荫、市中、历下、高新、历城五区,覆盖经十路沿线80%客流密集区域,未来可与地铁1、2、3、6、7、8号线及高新东区云巴实现换乘,是缓解经十路及其周边交通压力、强化城区联系的关键线路。

泉水是济南的城市灵魂和文化象征,千百年来,济南依泉而生、因泉而兴。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面临着泉水保护与复杂岩溶地质工程建设的双重挑战,施工难度极大。

全线最浅车站

“向上6米”背后的保泉决心

4号线泉城公园站位于趵突泉正南方,常规地铁站建设深度在20米至30米,为保护泉水,建设团队秉持“保泉优先”的原则,经过多次论证和方案优化,最终将车站最大埋深严格控制在15米以内,车站整体向上抬升6米,使泉城公园站成为了全线最浅的车站,也是济南首座半地下地铁站。


640 (36).jpg


工程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我们在车站两侧及基坑底部构建导流通道系统,维持地下水自然循环,同时,联合高校研发富水地层抗分散同步注浆材料等新型环保材料,有效避免施工对地下环境的影响。”中铁十四局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技术负责人宋增亮表示。

盾构穿“蜂巢”

国内首例成功穿越泉水岩溶区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泉城公园站至千佛山站区间是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穿越溶洞最多的区间,区间夹杂近300个大小不一的溶洞,溶洞见洞率达69.72%,最大溶洞高度近22.4米,洞跨约38米,施工环境犹如大型“蜂巢”。


640 (26).png


泉城公园站至千佛山站区间

“在设备适配方面,基于前期详实的地质勘察数据,我们对盾构设备做了一系列针对性优化设计。”据宋增亮介绍,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对盾构刀盘、螺旋输送机、同步注浆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升级改造,并依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智慧化管理平台,对地层进行全方位、多频次扫描,最终成功实现国内首例盾构施工穿越泉水岩溶区。

作为串联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轴线,4号线不仅将在解决城区内部客流集散、缓解交通压力,特别是经十路交通压力,加强城市东西向联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通过设置泉城公园站、千佛山站等特色文化站,构建起“轨道上的文化长廊”。

扫码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交流群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