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一则回复在城市建设领域激起千层浪。针对市民关于嘉定快线进展的咨询,官方明确表示:"该项目尚未纳入规划轨道交通网络。"这一表态,为近期甚嚣尘上的嘉定快线建设传闻画上了休止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嘉定快线前期规划方案"的招标工作刚刚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导完成。更耐人寻味的是,嘉定区在报道联影二期项目时,还透露该线路正处于"密集研究阶段"。如此反差,折射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背后的复杂博弈。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嘉定快线的"落选"并非个案。梳理上海轨交规划演变史可见,预测能入选的线路数量呈现"断崖式"递减:从最初的20条缩减至7条,再到如今仅剩4条。这种"瘦身"趋势,实则反映了中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普遍困境。
成本压力是制约轨交扩张的首要因素。数据显示,上海在建的20号线一期工程,每公里造价已逼近20亿元大关。即便是相对"经济"的23号线一期和13号线西延伸工程,每公里建设成本也分别达到12.05亿和12.89亿元。一位不愿具名的轨交专家坦言:"这个数字放在五年前,足够修建两公里地铁。"
成本飙升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土地征收费用年均增长率不断升高
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一直上涨
专业技术人才薪资水平不断上涨
运营成本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嘉定快线的"暂缓"可能预示着上海轨交规划思路的转变。
这场由一则官方回复引发的讨论,实则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阶段的序幕。在财政约束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民生需求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考验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而对于翘首以盼的嘉定居民来说,或许需要做好"长期等待"的心理准备。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扫码加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