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4年,武汉地铁车辆中心在车辆架大修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计完成架修88列(484节)、大修20列(120节),全面兑现了年度目标生产任务。
回顾这一年,武汉地铁车辆中心各岗位人员齐头并进,把问题想在前面,提前预判,做足备案,未雨绸缪,从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工艺标准、人员配备、物资供应、节点把控、质量管控等诸多方面着手,攻坚克难、精准施策。 提前筹备 统一部署 在筹备期间,车辆中心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标准、维修手册要求和车辆实际状态,并结合多年运营维护经验,经过多次讨论,编制了符合运营实际的近80万字架大修规程,编写700余篇架大修工艺作业指导书,做到应检尽检、应修尽修、应换尽换,不漏检、不漏修、不扩大修,始终坚持安全、质量、效益统筹兼顾。 结合架大修必换件、检换件清单,提前编制年度物资计划,确保架大修物资供应及时、充足。针对大架修后库存积压问题,年初即提前介入,逐线分析物资消耗,优化下单,实现11号线、8号线架修后基本无新增库存。 节点把控 精细管理 为保证架大修工作有序开展,中心制定了精确到天的车辆架大修工期计划,通过“班前班后会、一周总结会、一月分析会”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对现场生产进度的实时掌握,确保生产任务严格按计划推进。 各级管理人员扎根现场,协调处理现场问题,真正做到“管理在一线,进度了如心”,确保各项节点如期完成。在生产安排上,根据车辆各系统检修周期的差异,结合检修经验,通过多车同时开展架大修,合理安排检修顺序,实现人员、物料、工装设备的最大效益。 精检慎修 质量管控 严格按照工艺指导书进行标准化作业,实施检修过程管控,落实中心、部门、车间的三层级验收工作,强化车间管理人员、骨干人员在生产作业中的抽查力度,将检修过程实时把控,自上而下完成车辆质量检查及安全隐患排查。 为保证架大修工作高质量开展,中心强化技术统筹,编制《车辆中心电动客车检修动车管理制度》等92份技术规章,开展了车辆修程、修制优化,车辆检修工装统型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维修管理系统的应用,为车辆架大修工作注入了强大的信息化动力,目前已全面推广至各线路。 技术攻关 提质增效 为加快高级修程自主维修进程,车辆中心积极探索实践,整合内部技术资源,组建专业攻坚团队,全力投入1号线四期车辆车钩架修项目。在持续钻研过程中,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逐步掌握了车钩的核心维修工艺,最终实现全线网首次车钩设备自主维修目标。 此次突破不仅大幅降低了对外委维修的依赖,还显著增强了车辆检修领域的综合能力,为保障车辆安全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中心在古田、三金潭、野芷湖等车辆段,开展了集中修模式的试点工作,以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为核心策略,通过对人力、物力、时间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高效调配,打破传统检修模式下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局限,不仅在检修效率与质量方面实现了双提升,还为后续在全线网范围内推广集中修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工装设计上,车辆中心精密围绕生产现场的实际需求,成功设计并制作出多款适用于架大修的专用工装,有效提升了检修效率。在2024年运营公司创新创效大赛中,车辆中心的“一种可视化超高压自动装配设备”和“移动式车钩连挂设备”项目分别荣获优秀创新项目一等奖和三等奖,还有“Jsp-2型单元制动器停放制动手动缓解工具”等6个小创造、小发明项目荣获优秀“五小”创新成果。 2024年,车辆中心以稳健的步伐、精益求精的精神,圆满完成年度既定的各项任务与目标。迈入2025年,车辆中心将以前期积累的检修经验为基础,秉持精检慎修的工作态度,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为武汉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扫码加入交流群